延安和红旗渠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要把延安和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与具体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坚持用延安和红旗渠精神立德树人,坚持用红色精神铸魂育人,通过课程讲授或实践练习,让学生从延安和红旗渠精神中汲取前进的力量、接受红色基因熏陶、红色文化浸润、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在11月期间,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重要讲话精神”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工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关教学重点、教学方式方法等融入课堂。
《形式基础》课程杨俊贺老师,将延安和红旗渠精神融入到课堂练习中,教会学生如何将红色精神与设计表现结合,通过设计传达真理的力量和信仰的力量。以下几幅学生色彩形式表现作业,运用课堂所讲色彩对比、均衡、调和等方式,表达了新时代我们对延安和红旗渠精神的弘扬。
白皓老师在《UI设计》课程讲授中,融入延安和红旗渠精神,以案例分析的形式,选择延安政务APP的界面优化项目进行讲授,告诉同学们,在红色精神传递时,应在界面设计及功能性图标的设计中结合延安地域的红色文化特征及延安精神做修改(如底部标签栏的首页可改为延安宝塔的图标等),真正做到APP的内外统一,这样也可与APP的启动图标达到表里如一的目的。
周晨迪老师在《设计概论》课程中,融入无私奉献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知识点,教会学生知道无私奉献是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的特征,而作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就应具有奉献意识。团结协作是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的重要内涵,传承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就要培养团结协作的品格。协作意识,这也是设计本质的一种内在规定性。尤其是在如今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作为设计师们更应该充分发挥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在防疫攻坚战中贡献着设计智慧。
石洋老师在《字体设计》课题中,通过课堂示范的方式,将延安和红旗渠精神融入,引导学生如何将红色精神与字体设计结合并传达相应信息。使学生熟练掌握红色精神相关字体设计的基本方法、形态创意与表现形式,能够根据给定的命题独立完成字体的创意绘制到设计完稿的全过程,并使所学知识与技能在红色精神设计服务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谢秋莎老师在《UI设计》课程中,通过讲授设计红色文化类APP应用和布置作业,告诉学生如何调动用户学习“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的积极性,让用户感受到学习红色文化的乐趣,从而了解先人前辈们的血泪和历史,去探寻那段风云变化的峥嵘岁月,增强民族自信精神,启迪思维,从而更加满怀信心的投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此次,视觉传达专业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重要讲话精神”展开课程思政,融入教材、融入课堂,深入立体的给学生传达了延安和红旗渠精神,加深学生对红色精神的知识认知与价值认同感。勉励同学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脚踏实地,成为敢想敢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