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学校公共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美育工作相关要求,9月12日,校长郑逢斌在行政楼9612会议室主持召开公共艺术教研部座谈会。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公共艺术教研部主任及教师代表参会,围绕公共艺术课程建设、艺术与心理健康融合、校园文化美育浸润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座谈会上,校长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与科技传媒类高校的特色优势,就公共艺术教育工作提出五项重点要求。
第一,要按照国家教育部关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任务目标,构建更贴合应用型大学发展需求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艺术魅力、提升艺术素养 。
第二,要高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紧跟艺术与心理领域的前沿发展趋势,重点推进特色课程《艺术与心理实践课》的建设工作。校长强调,公共艺术教育要实现从“教艺术”到“用艺术教人”的理念转变,通过多元化艺术实践活动,搭建起艺术与心理沟通的桥梁,助力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第三,要以公共艺术教育为抓手,推动美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开展校园艺术活动,以美育浸润校园文化,营造“处处是美育课堂、时时有艺术熏陶”的校园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 。
第四,要落实教师“一人一招”培养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优势。打造特色教学模块,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掌握一项艺术特长。
第五,要立足学校科技传媒类高校的发展定位,正视音乐专业对学校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校长指出,音乐作为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技、传媒产业有着天然的融合潜力,后续学校将启动音乐专业申报的前期调研工作,广泛征求师生建议,对接行业需求,为完善学校学科布局、培养复合型艺术传媒人才奠定基础。
随后,公共艺术教研部主任就部门当前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重点介绍了《艺术与心理实践课》的课程设计、教学成效及面临的挑战。同时,结合校长提出的工作要求,从课程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校园美育活动策划等方面,汇报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此次座谈会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切实把会议精神落实到教学、科研与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公共艺术教研部将加快推进课程体系优化与特色课程建设,为培养具有高尚审美情操、扎实专业能力、积极心理状态的应用型人才贡献力量 。